年组织开发了应用于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前台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下简称劳动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得以应用,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劳动保障业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正面临着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为了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劳动99软件的改版和升级势在必行。2004年1月,新版劳动99三版软件开发工作正式启动。10月,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由北京利博赛社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第三版劳动99软件正式推出。
劳动99三版是劳动就业领域的核心业务经办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功能:
统一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保证各项基本信息的一致性和唯一性,保证各业务子系统基本信息统一入口,统一管理。
就业管理和失业管理子系统从劳动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统一管理劳动者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解聘备案,以及劳动者就业状态的转换。
“就业管理”登记并维护城镇、外来及外出人员、港澳台、外国人等各类人员的就业信息,同时包括就业者合同的续变管理。
失业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失业人员的解聘备案、就业转失业登记 、新生劳动力的转档和登记,以及失业人员的跟踪管理。
再就业优惠管理立足于服务下岗和失业人员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工作。再就业优惠管理包括:对《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单位和个人享受再就业优惠待遇的管理等。
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面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的核心服务。劳动99三版根据职业介绍的业务特点,提供了委托招聘和大会招聘两种招聘形式的管理以及大会招聘的会场管理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大会招聘和委托招聘之间的信息交互。
为适应各地失业保险不同的业务经办模式,劳动99三版软件在实现了从参保登记、费用征缴、个人缴费记录、申领发放等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多种衔接模式,并支持失业保险与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就业培训等业务模块之间的协同处理。
劳动事务代理是新兴的业务领域,各地实际的业务差异较大。劳动99三版在提炼各地较普遍的档案代理和社会保障代理等业务的共同点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劳动事务代理服务范围多样化的特点,为本地化建设提供了扩充接口。
就业培训业务涉及的审批和经办机构较多。就业培训子系统定位于就业培训的管理,以培训机构管理和培训项目审批为两条主业务线,在开班审批、再就业培训资金管理、技能鉴定等功能点,综合考虑两条主线之间的业务关联和数据交互。
就业培训业务涉及的审批和经办机构较多,就业培训子系统定位于就业培训的宏观管理和具体经办,以培训机构内部管理和培训项目的组织为主线,在开班审批、再就业培训资金管理、技能鉴定等功能点上,综合考虑了两条主线之间的业务关联和数据交换。
劳务派遣业务是一种新兴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专注于为各派遣的单位提供“省事、省时、省钱、省力”的人员雇佣服务。劳动99三版软件的劳务派遣子系统包括:管理雇员的人事关系、招集派遣人员、派遣人员的档案代管、保障代理、工资代发等业务。
劳动99三版针对劳动力市场业务统计查询需求灵活多变的特点,提供了综合查询生成工具和统计报表生成工具。查询生成工具可根据用户选择的指标项目,自动生成查询条件和查询内容;报表打印工具能灵活定制各种统计报表并可以通过线形、条形、饼形等多种图表展示统计结果。
系统管理作为劳动99三版的配置管理中心,主要提供了用户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两部分内容。系统管理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细粒度权限控制,使系统的访问权限可以细化到按钮一级。在同样的细粒度控制下,各类操作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设定,操作人员的业务操作信息、系统异常信息和登录信息都可以通过日志管理进行严密控制同时记录在案。
劳动99三版针对劳动业务复杂、业务参数众多的情况,专门设定了单独的参数设置模块,用以对系统的综合参数和代码对照进行维护和设置。为系统提供标准化数据指标的同时,也为本地化指标扩充提供了扩充的方便的入口。
劳动99三版立足于适应广泛的劳动力市场业务经办要求,在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业务涉及领域广、各地经办模式灵活多样、各业务领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和整理了业务需求,采用了“平台加标准化软件”的设计思路。
“平台”指的是劳动99三版在技术上为开发商搭建了一个稳定、先进、可靠的二次开发平台—LEAF框架,“标准化软件”是指在此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劳动99三版提供了一整套符合各项政策标准的参考业务实现。在此基础上前台技术支持商可以专著于业务差异分析、数据指标扩充等本地化工作,而不用考虑复杂、底层的技术问题,减低了本地化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缩短了工作周期,同时也为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换、宏观监测打下了工作基础。
LEAF是一个典型的基于J2EE标准的B/S/S结构的框架。作为基础的技术框架,LEAF是支撑整个劳动99三版软件的骨架。LEAF的坚实结构和良好的体系设计是劳动99三版高效运转的基础技术保障。
2)LEAF框架基于标准的J2EE技术,为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易伸缩、可复用的体系结构。
4)LEAF框架的业务逻辑层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方法,兼容各种组件形式(POJO、EJB、Webservice等),当提供业务服务的组件类型发生变化时,系统可以平滑切换。
5)LEAF框架充分考虑了业务对象之间的各种关联,提供了合理的分层结构,使得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关系,并为实现灵活的业务需求变更打下了基础。
6)LEAF框架采用了先进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使建立面向具体行业的业务模型成为可能。在每一次为具体用户定制业务系统的时候,都可以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模型的通用性,以便适应更加广泛的用户需求。
8)LEAF框架提供了完善的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菜单管理等功能,简化了应用系统开发和配置过程,提高了本地化工作效率。
9)LEAF框架在很多方面提供了通用的模式和技术规范,如分层设计规范、异常处理规范、事物处理规范、Action开发规范、页面标签开发指南等,可以为应用系统的本地化自定义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LEAF框架是采用了经典MVC(Model-View-Control)结构的设计模式,通过视图与业务组件分离,由独立的控制层转发的形式完成全程的业务处理。为了适应劳动领域内的复杂业务逻辑,LEAF框架还进一步对业务组件层进行了细化,进一步对MVC结构进行了扩展,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系统框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LEAF采用了众多先进的IT技术进行开发,其产出符合各类IT工业标准。LEAF不仅技术是具有领先的优势,而且也更加适应行业的业务特点,在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同进为用户和前台技术支持商提供了最佳的技术、业务结合点。
劳动99三版严格遵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信息标准规范,科学合理地设计业务流程和数据指标体系。 数据库标准和数据指标的设计均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LB001-2000)》的要求。遵照“基本信息指标一致,相同的数据指标采用相同编码的原则”,保证了与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之间的数据标准一致性。
劳动99三版充分实现了对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全过程记录劳动者的就业历程,全面管理劳动者的就业、参保、失业、求职、培训及失业保险待遇享受等相关信息,力求准确把握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支持劳动保障各业务领域向街道、社区的延伸,并提供规范性的数据接口;建立统一的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为各项业务提供基础数据,实现基本信息的共享。
劳动99三版采用基于J2EE技术的B/S/S三层结构模式,以全市集中式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为系统进一步向街道、社区延伸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金保工程提出的“同人、同城、同库”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管理模式。
劳动99三版从劳动保障整体业务出发,综合考虑和分析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两大领域的业务需求,并进行了合理地整理和优化,从而保证了业务结构的稳定性、可扩展性。
劳动99三版采用了生产区松耦合的设计模式,围绕着劳动者就业、参保、失业等状态变更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两大业务领域中的经办过程,重点考虑了两大系统业务关联及相应处理机制,主要包括:
考虑到劳动业务在各地区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本地化工作的问题。劳动99三版提出了“平台加标准化软件”的概念,使劳动99三版更加灵活实用。技术框架LEAF相对稳定,是本地化工作的基础,框架本身不需要频繁更新与维护。本地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业务需求的分析比对以及业务组件的定制开发。基于这样的工作模式,劳动99三版在提供给用户标准业务流程的同时,也给各地方不同的业务差异提供了解决办法,真正实现了“求大同,存小异”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另外,劳动99三版还提供新旧版本之间的数据迁移方案,支持在本地化实施过程中对历史数据的保护和迁移。
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是金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长远,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建设还需要各方更多的关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地对系统的更新和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总而言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任重道远,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进一步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