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网页版:大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把脉问诊”

 行业动态     |      2024-06-12 08:42:14    |      小编

  人民网西安5月11日电(记者孙挺)在古城西安的环城公园内,一架无人机正静静飞翔,它不是在拍摄风景,而是在为古老的城墙进行一场“健康检查”。这项高科技“体检”的幕后推手,正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慧琴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

  数月以来,该技术团队操控无人机,按照精心划分的区块,对城墙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将为城墙的保养和维修提供重要数据。

米乐M6网页版:大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把脉问诊”(图1)

  团队的脚步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联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专家,将光学成像、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们在天津蓟州独乐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中的杰出贡献。

  独乐寺的壁画,历经千年风霜,色彩已褪色,细节也日渐模糊,这就使采集难度大大增加,但团队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成功“解读”了这些壁画的深层信息,精确识别了颜料种类和病害情况,为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米乐M6网页版:大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把脉问诊”(图2)

  米乐官方网页版入口

  “为了将这一壁画完整地数字化,我们设计了一套详尽的数字摄影采集方案,并运用多光谱成像设备进行了高精度拍摄。”团队成员王可介绍,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团队成功拍摄了上千个分镜头,完成了壁画的全景多光谱图像拼接。

米乐M6网页版:大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把脉问诊”(图3)

  此外,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团队成功完成了线稿虚拟提取并获取了壁画颜料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代壁画绘画技法风格,还快速识别出了部分古代彩绘文物常用颜料,为独乐寺壁画及观音保护修复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米乐M6网页版:大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把脉问诊”(图4)

  近年来,团队在文物检测分析、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编写了《馆藏墓室壁画数字修复技术》等著作,申请了20余项专利,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

  “未来团队还将在文物智能探测与无人巡检方向开展研究,希望通过数字科技的应用,逐步实现文物的多维、多元信息组织,最终完成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跨越,以满足国家文物保护、展示与利用的重大需求。”王慧琴说。

米乐M6网页版:大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把脉问诊”(图5)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