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描绘数字普惠金融蓝图

 行业动态     |      2024-07-05 08:35:13    |      小编

  “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在《BANK 4.0》中,美国未来学家布莱特·金旗帜鲜明的指出数字时代的银行变革。

  “现在银行90%的业务,客户在将来都不需要去实体网点办理。我们可以看看全球的趋势,很多银行都在削减分行、支行数量,我想,中国也会逐渐地减少银行网点。”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布莱特·金这样说。

  事实上,在中国,已有一家没有网点、没有大堂经理的数字银行走过了9个春夏秋冬,这就是微众银行。在过去的9年里,微众银行创造了一个奇迹,即通过金融科技能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商业银行模式,进而在中国银行业机制体制创新的历程上留下了靓丽的一笔。

  在《BANK 4.0》中,布莱特·金多次提到“第一性原理”,并以马斯克领军的Space X 所研发的火箭、乔布斯的iPhone手机设计为例。布莱特·金认为,它们都是第一性原理应用的显著例子。即不是在现有的设计基础上找到突破过去限制的技术解决方案,而是回到设计的原理,先探讨设计原先想达到什么目的。

  在银行业同样如此,如果想创造出真正革命性的产物,必须从头开始设计。当前,银行拥抱数字化已成为行业共识。一方面,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及改造轰轰烈烈,由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带来的银行业变革,速度超乎想象;另一方面,原生数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相继诞生,比如位于美国旧金山的Chime、Varo Bank;位于底特律的Ally Bank;位于波特兰的Simple;以及位于英国伦敦的Revolut等。

  在中国,成立于2014年的微众银行,正是基于“第一性原理”而孕育出的首家原生数字银行,而它的出现,不仅是数字技术与银行业态相结合的成果,更是时代的迫切呼唤。

  传统银行因其底层架构、人员、网点成本等原因,难以服务大量的小微企业、长尾人群。数字银行的诞生、探索,是对我国普惠金融历史使命的有力回应。

  比如,目前微众银行的服务的个人客户数为3.7亿人。相对来说,微众银行的个人客户更加“普惠”,他们大多数是新蓝领、年轻白领、个体工商户等多层次群体,他们既可能是小吃店的店主、建筑工地的工人,也可能是一位快递小哥或外卖员,且相当一部分客户从未在银行贷过款,是不折不扣的“白户”。

  对于原有的银行模式过来说,这个服务成本难以承受,但微众银行做到了。不仅如此,微众银行还在不断拓展金融服务,为更多追求美好生活的大众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

  之所以能够以低成本维护维护运营这庞大的客群,正是源于微众银行与众不同的银行核心架构。

  2014年一天晚上,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一间会议室里,马智涛在草稿纸上画下了他想象中的“微众银行”科技底层总架构,从而奠定了微众银行此后的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而马智涛后来也成为了微众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

  分布式技术发展给数字银行的诞生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让数字银行得以从理想变为现实。在过去的数十年,国内的银行均普遍采用IOE的集中式技术体系,即 IBM(国际商用机器)、Oracle(甲骨文)和EMC(易安信),其产品与技术服务价格普遍高昂。集中式架构即把存储和计算能力都集中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犹如一个巨大的航空母舰,甲板上塞满了各种武器,火力超强。

  集中式架构优点明显,可为银行提供超强的计算、储存能力,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成本高昂,为此,银行的客均利润需达到一定门槛,才可以与系统相匹配,而显然,利润率较低的“普惠金融”通过集中式架构运营,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但分布式框架不同,其几乎为普惠金融而生,用很多小服务器组成存储和计算集群,像一群护卫舰,各自拥有舰载武器,进而编制成一个数字科技战斗军团。不仅可以满足海量用户,同时还能实现低成本、高可用,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充“编制”,快速响应业务拓展的需求。对于普惠金融来说,分布式框架可以已极低的IT成本实现商业可持续性。

  数据显示:微众银行的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仅2元左右,不到国内外同行十分之一的水平。而且微众银行这套基于“Openhive 开放蜂巢”技术的分布式系统上线无间断运转,产品综合可用率高于99.999%,超越电信级标准;单日金融交易笔数峰值达10亿笔。

微众银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描绘数字普惠金融蓝图(图1)

  在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的支撑之下,微众银行拓展了数字化普惠金融业务的服务边界,并敢于将业务下沉至传统银行不愿拓展的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以及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民众。

  其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的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目前已辐射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至2022年末,“微粒贷”约46%的客户来自三线%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约85%的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17%的客户为“首贷户”,笔均贷款金额仅7600元左右,约70%的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

  数字科技的持续创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高效,同时,促进公平。微众银行以一套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技术逻辑,为各类人群提供了平等、优质的消费信贷服务,将便捷的信贷、账户、存款及理财服务带给普罗大众。

  “您的80万贷款额度已获批。”小微企业主王霖因连日来的流动资金紧缺而犯难,收到额度获批提示,他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除了3.7亿的个人客户外,微众银行还服务超过410万的小微市场主体。2022年,约60%的当年表内贷款增量投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力满足他们的生产经营需要。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中,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企业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企业客户系企业征信白户。

  在业内,当一家小企业第一次去某个银行申请贷款,这家银行在考虑是否批贷的指标中,企业在其他银行有没有过贷款记录是重要的参照系。首贷,意味着银行将自身放置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背景下,并为此需要承受更大的坏账风险。

  尤其是小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更容易倒闭,此前曾有数据显示,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

  高风险之下,如何为小微企业带来与大中型企业平等的信贷服务,实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微众银行以金融科技为基础,依托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精细运营的三个数字化手段,走出了一条“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小微模式道路。

  其中,在风控方面,微众银行构筑了独特的“企业+企业主”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其核心要素包括坚持主体信用评估;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资产组合管理;坚持风险引领业务。

  米乐M6 米乐官方入口

  在传统银行的风控框架下,抵押物是核心,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强抵押强担保,为此,微众银行以数据、模型来识别企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风险;并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从行业、区域、客群等维度进行风险收益的综合分析,提高分散性,降低风险集中度;同时,将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产品设计、立项、实施、上线及运行等阶段,支持产品敏捷化投放,确保产品风险可控、业务运行合规。

  这其中,灵敏性是企业数字化风控体系最大的特点,因为信贷的最大风险在于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性的把控。微众银行的数字化风控实践证明,即便没有强抵押、强担保,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完全可以通过企业的税收、财务数据、社保数据等一系列先行指标,从行业、区域、客群等维度进行资产组合管理,通过风险收益的综合分析,确定信贷管理政策并指导应用于业务,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实现“敢下沉”,让小微企业拥有真实的“获得感”。

  而数字化精准营销,则可以帮助微众银行精准地找到小微企业主在哪里,迅速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降低获客成本,实现“能下沉”。微众银行在国内首创了基于企业互联网生态的数字化、智能化营销体系,在迅速扩大覆盖面基础上,降低了获客成本,提升业务流程的周转效率和内部运营管理效率,从而让企业融资成本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数字化精细运营则是微众银行将数字化优势结合场景和客户的综合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持续的经营管理服务,有助于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

  例如,根据不同行业的周转周期、淡旺季的不同,智能化地对其进行额度等方面的调整,不需要企业主动提出申请。在非信贷的企业金融产品上,目前,微众银行以数字科技打造的全链路商业服务生态,能够同时满足企业包括融资、票据贴现、账户管理、保险、人才招聘、宣传推广等在内的一系列需求。

  在深入触达企业客群,积累丰富服务经验的同时,微众银行积极洞察企业特征及偏好,期望发挥数据价值做到更“懂”企业。比如,微众银行梳理科创企业相关数据发现其普遍存在来源不同、非结构化、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广泛存在的问题都无法通过人工简单处理。为此,微众银行创新性地构建了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了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认知颗粒度的大幅提升,助力科创金融服务提高精准度和满意度。

  其中,在股权融资方面,微众银行推出以“科技+数据+模型”为驱动的数字创投服务;在信贷融资方面,微众银行通过大模型实现数字化触达、运营和大数据风控,为科创企业更及时提供信贷服务;在政策支持方面,大模型助力实现科创企业与各项国家政策的精准匹配,惠及更加海量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在数字银行的发展道路上,微众银行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并不至于此。未来,微众银行将继续秉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坚持将能力建设作为长期战略目标,持续探索,让更多小微市场主体以及普罗大众获得方便快捷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微众力量。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7月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进入联调阶段。

  据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已经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约200公斤的载荷搭载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

  自黄河站2004年建站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持续监测北极环境变化,收集冰川、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数据。

  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受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影响。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接连出现了40℃至43.3℃的极端高温,同时,我国山东、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2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也突破了6月上旬的极值

  “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消息,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80后”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野外踏青也可点外卖,几分钟就能送到!”在四川成都彭州市郊外山区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谭晓雪打开“送吧空运”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咖啡。不到十分钟,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面前的平台,打开货箱,一杯咖啡安放其中。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米乐M6 米乐官方入口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4日开幕,今年大会出现不少“新面孔”,大模型带动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市场上找到落地方案。

  该同传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正来自于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科研团队通过改进编码模型、引入冗余核苷酸和设计索引技术,实现MRI数据可靠归档和检索。

  日前,在北京亦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创新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全球企业发布“招贤榜”,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之城”。

  近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让科学教育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日,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接棒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根据部署,F星将尽快与其他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网业务运行,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33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这是新修订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自2024年5月1日施行以来,该局发布的第一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大位移井技术是有效开发动用海上边际油田储量的利器,采用大位移井技术可节省40%左右的投资费用,这使得一些油田重新具备了开采的价值,该技术可扩增南海东部边际油田储量超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