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在经历新的变革与挑战。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内部管理的滞后性成为企业成功阻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已有信息化基础,但往往线上业务仅能部分实现,线下流程又是一套,人力部门内部各模块数据流程都尚未打通,对业务部门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割裂的,无法达到支撑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传统雇佣模式正在被颠覆,企业越来越面临多种用工方式融合,疫情加速在线后新生代员工大批进入职场,对工作价值和工作意义的诉求也更加迫切,过去纯管控模式作用在减弱,HR管理重心向服务与赋能转型。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也在为员工管理带来新的工作方式与体验。
过去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目标是把人管起来,即“数对人头,发对工资”,“数据+算法”的时代来临,基于算法的精确匹配已全面渗透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福利等领域,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管理资源,人力资源需要成为真正的业务伙伴,能够快速提取、整合和交付人力资源环境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利用大数据为业务服务。
新冠疫情让我们明白,身处vuca时代,即使是2周前做的人力资源计划,今天也可能不适用了,组织需要快速、适应性强、易于改变的管理配套,一切业务的变化,都意味着组织与人力部署的改变,如果不具备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将很难适应。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意味着”业务数字化”,也意味着重塑员工工作方式,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智能自助服务和生产力工具。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里与人最直接相关的企业应用,当业务需求出现变革时,必然要求HR管理系统进行调整。不同企业的管理需求不尽相同,此次,仅结合红海云与众多大中型企业客户的合作与交流经验,分享一些数字化时代下eHR产品选型建议。
首先要明确你想达到什么结果。从企业自身管理需求出发,不同阶段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会有不同侧重点,比如高速成长期的企业,会看重招聘与内部管理效率的匹配,稳定期的企业更关注规范化流程管理与风险管控,业务转型期的企业可能重点放在组织与人才发展、自动化和学习上。eHR产品选型也是企业跨部门的协同作业过程,这个目标不仅仅由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决定,还需综合考虑企业IT对产品后续维护的团队稳定性与技术支持能力,企业是否有关于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与整体布局,HR产品选型的定位也会有所不同。
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HR管理的个性化需求明显,且是逐步摸索优化的过程,在功能实现上很难一步到位。红海eHR服务的客户很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员工基数大,发展快,需求变化多,管理复杂,基本上很多选型都是替换旧系统。比如在我们服务的某大型客户,伴随业务扩张,员工数是2年前的5倍,员工规模迅速增长,所以从使用效率与业务复杂度匹配上,旧系统已经跟不上,因此,尤其关注产品能否灵活跟上企业人力资源动态发展,并在未来很好地管理不断增加的规模和复杂性的产品。这一点就需要特别关注产品的扩展性,能否随着企业规模与业务增长而扩展。红海eHR获得众多行业头部企业的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夯实系统的底层能力,支持系统足够的敏捷与灵活,能满足不同企业多复杂且多变的管理需求。
数字化时代下,人力资源数据的运营管理必不可少。很多企业替换系统的原因就在于,公司各种人力系统很多,但是数据质量难以保障,比如数据重复录入,更新不及时等,并且形成不一致的数据孤岛,员工不相信系统的准确性。在数字化转型要求下的eHR产品,不仅要有基础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面对企业分散、历史久、多数据源的情况,够帮助企业尽可能多地消除独立的系统,实现数据集成,数据安全性、底层数据的联动性、实时的数据采集、处理较大流量的并发能力、可视化展现及智能分析能力都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能力。
很多企业会沉淀出一套自己的管理流程,包含一些根据市场变化及企业特性的个性化流程,而一般eHR系统产品采用的是标准化流程,就会与企业多变的需求与管理方法产生矛盾。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对个性化业务流程、规则及管控点进行分析,哪些流程可能放大了个性化需求,可以转换为共性流程,哪些流程能是核心的,不仅要保留个性化,还要通过产品应用优化;一方面,对产品的考察,是否支持灵活可配置,甚至无需it介入,HR即可完成配置,比如配置低代码开发PaaS平台,就是一个可加分选项。还有产品对行业经验也是加分项,可以体现在是否有行业共性流程、模版等。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由面向流程管理向用户体验转型也是大势所趋。我们也接触过不少客户吐槽旧系统用户体验不好,过去系统主要围绕HR应用而设计,用核心人事管理也比较多,更多关注业务功能实现,对各级员工角色、员工反馈以及日常使用考虑得不够。如今在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用工方式变化以及年轻员工对工具体验诉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对eHR产品在自助服务、智能自动化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着重考察,比如不要忽略产品移动端应用设计,在绩效、培训、招聘等面向所有员工的模块除了功能满足,也需要注重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