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里,我分享了红杉合伙人 Konstantine Buhler 最新一篇文章的观点:
这种转变会带来一个更敏捷、更高效且永不休眠的经济体,同时挑战传统商业模式和工作习惯。文章里提到了几个正在被 AI 改变为永续经济的行业,比方说客服、医疗以及教育等行业。
像里面提到的针对医疗这块的 AI 笔记产品 Freed AI,昨天创始人 Erez Druk 分享说他们的 ARR 已经突破 2000 万美金了,整个产品创立也就 2 年时间,而且过去两年他们一直是完全的远程办公,不过现在决定设立办公室。
这个产品让之所以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虽然产品看似比较简单,但是确实用 AI 解决了临床医生很大的一个痛点:记录并整理与患者对线 万美金 ARR,但这个 AI 的产品真的很糙》,其快速增长也让他们在上个月完成了由 Sequoia 领投的 3000 万美金 A 轮融资。
创办一家公司比以往更加容易,但成功却并不容易。创业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你的想法可能在一个周末就被复制。产品每次发布都会成为 ChatGPT 的一个功能。开始容易,结束却不容易。
开始专注于如何降低流失率,这或许也是很多 AI 创业公司在经历的一个困境:
极高的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市场领先的品牌。而客服行业也比较类似,其庞大的需求:呼叫量大、对人的依赖大并且用户等待时间长,之前很多依靠外包人力来解决,有望通过 AI 实现 Konstantine Buhler 认为的永续运转经济:AI 将全天候处理一线客户服务,只有真正紧急的问题才升级给人类处理,同时小企业也能凭借 AI,提供媲美大型企业的 24/7 客户服务。
与此同时,一些 VC/PE 也看中了这块的机会,他们通过聚集行业顶级人才孵化的方式进入,并利用自己的行业资源和能力快速实现增长。
最近一家很擅长用新技术变革规模化传统行业的 VC/PE(已经孵化了近 50 家企业),孵化了一个 AI 客服产品,创立仅仅 15 个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 C 轮融资,其 ARR 据说已经超过了 9000 万美金并实现了盈利。
,此次他们希望用 AI 重构传统的呼叫中心模式,定位非常明确,而核心差异点是 AI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