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由《金融电子化》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和苏州市金融科技协会主办,设置1场开幕式主论坛、1场颁奖仪式、14场平行论坛、24场数字金融项目路演、1场供需对接,12000平方米的数字金融展参展机构和企业超百家。
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与苏州市金融科技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更好地搭建中新两地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发挥地区优势,共同推动双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开展合作签约。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在数字金融领域服务供给,携手助推苏州工业园区数字金融领域的产业发展。
金电信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新建元和融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金融信创战略合作签约。下一步,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围绕金融科技和金融信创的重点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科技和金融信创示范性应用高地。
金海旻介绍了大模型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具体应用、应用场景、以及金融行业的应用范式,为后续大模型在全行业快速推广提供应用范例。在应用实践中,工商银行总结了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落地模式,根据场景通用化、专业化程度将大模型进行分类,并按照企业规模实行差异化的落地策略。
华为的金融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金融科技的支撑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衍生出金融科技的建设路径,通过筑基、聚数、通脉、开智四步路径,筑牢ICT底座,释放数据潜能,加速应用现代化,重塑数智融合,实现自主创新从简单平替演进到科技创新、进而业务创新。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金融强国”,要求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崔志刚表示,建设银行聚焦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以“新金融”行动重新刻画金融服务边界,探索中国式金融发展之路。“新金融”理念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生产方式,力求以数字化、信息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科技创新奖”由《金融电子化》杂志社于2009年创办。本届“金创奖”与往届不同点主要是在奖项设置上,既要能反映金融科技企业在“筑基础、练内功、强能力”上作出的成绩和成果 ,又要能体现金融科技在促进数字化转型, 服务实体经济, 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价值和贡献。
今年,“金融科技创新奖”首次在苏州揭晓,国家级金融科技资源与中新数字金融应用场景融合“发酵”,树立行业风向标。
11月4日上午,数字金融人才发展高端论坛暨「金融茶馆」品牌系列活动举办。论坛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企业精英到场参会,共绘兴才愿景,共话发展蓝图。
现场,来自业界、媒体界、学术界的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化时代数字金融人才高质量发展新思考。与会人员认真聆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专家们的精彩发言让大家受益匪浅,对数字金融人才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共建数字生态,共创融合发展。11月4日,在第五届中新(苏州)数字金融应用博览会、2023金融科技大会主会场,新建元集团举办数字生态发展大会,多角度、全方位展现新建元在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招商、数字载体开发等方面举措作为的同时,通过开展针对性、创新型招商活动,探索创新与数字生态伙伴、产业合作伙伴共同融合发展的场景模式。
11月4日,大会举行闭幕式,为恒丰银行科技金融创新实验室揭牌、为阳澄数谷金融创新服务示范街区授牌,并颁发“最受欢迎展台奖”“特别鸣谢单位奖”“同心聚力五周年特别感谢奖”。
数字金融实验室是数字金融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苏州在全国率先出台《苏州市促进数字金融实验室发展实施细则(试行)》,规范实验室健康发展和规范创新,通过产出高水平数字金融理论和应用研究,吸引和培养优秀数字金融人才,实现更多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赋能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现场,恒丰银行科技金融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园区再添一家数字金融实验室。
阳澄数谷是园区发力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依托园区现有数字金融产业基础,承担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使命。阳澄数谷核心启动区南岸新地聚焦数字金融领域的招商及生态培育,截至目前,已招引多家数字金融领域内头部企业落地,包括东吴证券数创中心、鼎信荣科技、医信科技等,同时项目也已全部布局数字人民币创新消费场景。活动为阳澄数谷金融创新服务示范街区授牌,将进一步提升阳澄数谷数字金融集聚品牌影响力,更好实现数字金融载体支撑职能,助力园区数字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市的金融高地,园区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动数字金融产业多层次协同发展,大力招引持牌金融机构,形成数字金融多元集聚,积极构建数字金融生态圈,引导创新资本加大服务园区的力度,数字金融产业已初步形成先发优势。
未来,园区将进一步抢抓全球数字金融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借助中新合作平台,不断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持续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和长三角产业资本中心核心承载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