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着一个与传统工厂截然不同的创新基地,被誉为长春的“最强大脑”。
这就是长发集团长春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的算力中心(以下简称“长春算力中心”)。这里没有繁忙喧嚣的工厂景象,只有一排排精密的超算与智算机柜阵列,全天候24小时不停运转,为长春科研、教育和产业界输送源源不断的算力动能。
“最强大脑”并非只是长春最强,其算力在东北地区亦处于领先地位。其能落位长春净月并非偶然,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说,这更像是一场彼此成就的双向奔赴。
“我们之所以选择落位净月,正是看重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科研资源、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强大的产业实力。”长发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东北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原因。
着眼于长春市“3转、4强、7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净月高新区正成为“数字经济热土”,而在这片热土上孕育成长的长春算力中心,正在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各行各业,加速迈向数字经济与AI产业的新高地。
在长春算力中心的智能运营平台上,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算力中心的性能、算力、作业运行与排队状态以及24小时内最大并发作业数等详尽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数字,更是长春的技术实力与智慧创新的生动体现。
“长春算力中心一期于2023年5月投入运营,二期扩容后已达到超算10P+智算300P的算力规模,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王润涛介绍,作为吉林省内首个落地的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设施,长春算力中心采用国产化技术,使用人工智能高性能和通用计算组合的多元算力架构,通过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算力中心基础设施,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标志着长春拥有了大规模高性能计算设施与能力。
以超算机柜为例,该设备拥有每秒高达1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能力,在全国算力中心系统位列前茅。这些设施能够处理复杂的科学计算、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等任务,为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强大的算力与数据支持。
投运至今,在长春市国资委领导和长春市政数局指导下,长春算力中心按照“一中心(算力中心)四平台(公共算力服务、创新应用孵化、产业聚合发展、科研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驱动着长春市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它已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87家单位提供367.24P算力支撑。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净月高新区不仅是长春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示范区,更是未来科技的摇篮。该区现有数字经济关联企业约2500家。充满活力、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圈正在越变越大。
王润涛介绍,长发集团东北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在净月高新区5G数字影视基地东地块,启动建设了长春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整个基地以建设“长春算谷”、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孵化)示范园区”理念进行双轮驱动、推动数实融合,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王润涛表示,目前,该企业正在加快基地“长春算谷”部分的建设进程,包括“四中心二配套”,核心是建设绿色智慧算力设施,包括已投运的长春算力中心,正在建设的大数据中心、运维展示综合服务中心、数字经济创新孵化中心以及数字影视、低空经济等产业急需的配套设施建设。
此外,该基地的“数字经济产业(孵化)示范园区”还将通过政企联手、招商引资等方式,不断充实完善优化数字生态体系朋友圈产业链,培育更多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企业入园孵化培育,充分发挥示范园区产业引领、产业集聚作用。
净月高新区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优质的资源,而企业则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该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润涛介绍,自从入驻净月高新区以来,长春算力中心在公共算力服务、创新应用孵化、产业聚合发展以及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值得一提的是,长春算力中心已于2023年9月正式成为新一代算力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算力网)的一员。
在王润涛看来,成就的背后是净月高新区一系列扶持企业成长的优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资方面的服务举措。“净月高新区通过创新的招商机制、多样化的招商活动以及丰富的企业资源,净月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商务局及投资促进一局、三局为长春算力中心等项目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全方位支持,积极解决我们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为我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
王润涛说,在长春市算力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净月高新区规自分局和建设发展局给予了极大支持和指导,为企业前期手续办理开辟了绿色通道,并在高压线排迁等紧急难题上,安排了专人对接协助处理。2023年8月,长春市算力中心项目成功获得市政府558万元补贴批复,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净月高新区管委会、政数局及财政局迅速行动,积极协调,确保补贴资金迅速到位。
王润涛表示,目前,长春算力中心正依托国家算力网,立足吉林,辐射全国,连接政产学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一中心将有效支撑省市在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装备、影视文旅文创、航空航天及应用以及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创新等领域的发展。
未来,该企业将全面助力长春市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构建新型智能经济,带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约化发展,力争在三年内将长春打造成为东北人工智能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