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2024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日照位列全国地级市第3名,连续三年全国地级市排名前三。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数字百强市”。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支持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一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提速。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2024年实施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161个,上云企业累计1万余家;培育产业互联网平台63个,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48个。推动预制菜(海洋食品)等5个“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累计培育省级“晨星工厂”142家,13家企业入选2024年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培育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6个。五莲县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产业集群。日照港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为传统干散货作业改造成为智慧绿色新场景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新方案。二是推动农业数字化提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2024年,全市共推广应用农业用北斗终端、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智能装备60余台套。建成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1家、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5家。岚山区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大力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为优质农产品插上数字翅膀,2024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2.6亿元。三是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提效。打造全省首个面向游客的景区热力图,有效帮助游客避开人流高密度区域、合理规划行程、提升旅游体验。建设“黄海之链”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24年末,平台累计注册企业8713家,实现供应链融资1364亿元。6家单位获评山东电商直播基地,4家企业获评山东电商供应链基地,水产业和茶产业获评山东电商产业带。深化数字技术应用,让数字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消费者,2024年全市网上零售额达92.3亿元,快递业务量超1.7亿件,银行处理电子支付业务超1亿笔。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狠抓项目、企业、园区,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一是推动项目招引培育。2024年,深入落实“项目突破年”要求,大力推进项目谋招推服,7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日照浪潮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等项目正式投产。以“数智重构 新质未来”为主题,举办2024年中国(日照)产业互联与数智经济大会,签约41个重点项目,其中数字底座、数据要素项目10个,数据资产、供应链金融服务类项目11个。今年以来,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聚力推动数据产业发展,京东(日照)人工智能数字外包产业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二是培育特色企业。塑强企业载体,全市已初步形成集“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为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电子元件、光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显示屏产业链正在加快延链、补链,比特智能、美爵智能等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加速壮大,涌现出一批机器人、VR头显、智能穿戴等智能设备制造企业。育强特色企业,培育了数字日照、聚塑互联、迈尔科技等一批特色数字化企业,培育泰盈科技、中开数字等数据服务企业,形成多元化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三是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建设“一区多园”数字服务外包产业、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推进日照零碳智能产业园、黄海数字智谷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东港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区”;东港区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入选2024年山东省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岚山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总部基地”;3家数字化园区获评“2024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一是推进数据体系建设。完善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体系建设,全市各区县均完成县级节点建设,市本级、岚山区入选国家级政务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10家企事业单位获批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我市港口行业入选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专项试点。创新建立“日数通”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汇聚共享数据100.4亿条。向社会开放企业注册登记等各领域数据19亿条。二是构建数据产业生态。明确“三中心一平台一园区”产业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日照数据要素产业园,授权数字日照公司开展我市公共数据运营。依托东港区、高新区,推动数据标注产业快速发展,建成日照数字服务外包基地和日照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基地,为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百度、美团等大模型企业提供专业数据服务。推动成立数据要素产业协会。三是探索数据运营交易。初步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建成山东数据交易(日照)平台并完成全省社会数据产品首次入场交易,入驻数据商约60家,登记数据产品29个。依托日照银行拓展金融服务场景,产生实际交易额517万元。10余家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入表,日照港等4家企业单位通过质押数据资产获银行授信融资5600万元。7个案例入围全省“数据要素×”应用案例。
坚持“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数字基建、数字人才”四位一体协同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加速提质。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出台《日照市数字强市发展规划(2025—2026年)》,作为推动今明两年日照市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生态建设的顶层指南。出台《日照市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促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提出打造产业集聚高地、促进标注产业升级、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等6条重点举措。印发《日照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发挥“数据要素×”效应 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动日照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数字经济发展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二是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3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建成日照市公共数据运营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日照(济南)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科技成果到我市落地转化。积极抢抓DeepSeek技术浪潮发展机遇,完成我市DeepSeek大模型基于日照政务云的本地化部署。目前,已会同相关部门推进12345热线智能问答、政务服务智能导办等多项原生政务AI应用测试及上线运行。推动数据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有力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三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2024年新建开通5G基站1204个(含共享建设基站)。推动数据中心服务层级和算力规模提升,全市14家统计内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提升14.6%;6家数据中心入选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四是加大数字人才引育力度。2024年以来,全市引进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7个、创新人才1017个。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聘任了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顾问。加快推动国家、省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举办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组织开展活动260余场次。开展全市青少年大数据科普体验活动200余期,累计1.7万余名青少年参加。
逐“数”兴业,向“新”而行。2025年,市大数据局将紧紧围绕“项目提升年”部署要求,会同各级各部门聚焦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数字经济统筹、监测“两个方向”,紧抓企业、项目、园区“三大重点”,部署实施一系列特色创新工作,在点、线、面上统筹协同抓创新、求突破,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先后出台了《日照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动日照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全面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聚焦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先后培育聚塑云等产业互联网平台63个,接入设备总规模200余万台/套、平台服务工业企业总数量3万多家,上云企业累计1万余家,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累计培育5个。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0.4%。2024年实施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重点项目161个,当年完成投资44.98亿元。累计培育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319个。三是深入实施“双千兆”赋能行动,夯实数字网络基础。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0273个(含共享建设基站),实现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能力100%,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四是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强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信息技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软件企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
下一步,将立足特色优势,加速先行先试。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深化平台赋能产业改造、数据驱动企业升级、场景支撑应用落地,为实数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样板。
东港区作为日照市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和先行试验区,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动数据产业的集聚与升级。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一是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培育生态体系。市区一体规划建设了全市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采取“一园多区”的布局模式,主园区为巨正大厦(数字大厦),分园区包括大学科技园、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和数字服务外包基地,形成了辐射带动全市数据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落地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日照)数据要素服务中心,依托东港区良好的产教融合、产业互联网、数据加工(数据采集、标注)、电子商务、软件外包等资源基础,构建集数据采集、治理、存储、开发、交易、服务等于一体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打造数据要素资源集聚区、数据产业发展核心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区,引领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深化公共数据治理,撬动产业发展。全面深化公共数据治理,推动数据从“汇聚”向“治理”再向“应用”转变,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和价值。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滚动推进数据编目、归集工作,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地录入。结合部门业务需求,指导建设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辐射性的应用场景,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合作,形成示范性案例。积极引入第三方合作,探索健康医疗、医保结算、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
三是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打造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深入挖掘典型数据要素应用场景,释放数据价值。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数据资产入表专题培训班,推进新东港、农发集团、蓝能智能科技等国有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登记、入表等工作,探索以数据资产化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数据资产融资,日照港通过质押“日照港库存堆存管理数据资源集”数据资产已获得日照银行融资1000万元。农发集团依托其已入表的供水数据,获得日照银行1600万元授信额度。围绕工业制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积极组织企业探索数据应用场景,2024年,港口物流数据赋能信贷应用项目等5个案例获评省、市典型应用案例和场景。
下一步,将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挖数据应用场景,以“数”赋能,借“数”兴业,奋力当好全市数据产业发展“排头兵”。
高新区在过去一年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采取了哪些具体工作举措?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一是筑基拓新,加速数字经济协同高效发展。重点针对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快数据要素资源聚集,提升产业发展能力,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统筹推进两化融合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达2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7%至8.7亿元。培育奥莱电子、兴华半导体等10家晨星工厂标杆企业,支持展望信息、昂科斯智能建成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平台+生态”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二是示范培育,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建立“梯度培育+精准申报”工作机制,紧盯重点数字经济企业加快培优育强。2024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数字化转型率达87.5%;推动迈尔医疗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医小智平台入选国家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全省唯二);培育美俊印刷入选智能制造省级应用场景,支持华信电气等5家企业获评市级绿色工厂。
三是全域跃升,构建多元资金保障体系。建立2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储备库19个,通过“技改贷贴息+设备奖补+转型基金”组合政策,为颐诺医疗等9家企业落实市级贴息支持,向兴华半导体等4家企业发放设备更新奖补,为数字日照等18家企业争取省市数字化转型发展专项资金。
一是加快数字全域赋能。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加速倍增行动,加快企业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建设10个以上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晨星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70%以上。
二是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普惠平台,向企业提供ERP系统、DeepSeek大模型接入及知识库应用开发服务,加快传统企业整合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与流程,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与协同管理。
三是推动重点企业和园区整体升级。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期,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依托省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先发优势,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高新智慧谷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先进经验,聚焦黄海数字智谷、数字创意产业园、科创中心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负责人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跟美国客户签订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够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不顾中方警告劝阻!菲律宾6人非法登临我铁线礁,中国海警依法登礁并查证处置,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剪辑:鲲鹏)
华西医院全球首创!不开刀,穿刺就能精准“揪出”肺小结节,比传统术式减少了95%以上正常肺组织切除
4月28日,山西运城“男孩被生母继父虐死案”4月28日宣判,“继父死刑 生母无期”#10岁男孩身亡2嫌疑人系生母和继父
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考了职称后,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比如会计证、统计证、建造师、电气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等。
近日,张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购入了3个节电器,却意外发现这是自己久置在驿站的快递。张女士表示,卖家说自己是在帮她叔叔代卖,现已下架了所有物品。张女士不理解从快递被送到快递站至今,驿站负责人为何没有联系她,以及驿站负责人是否有权自行处理久置在快递站的快递。
而立之年连中两次彩票大奖,一次500万、一次270万,小奖还不断,光靠“老天爷赏饭”就攒下近千万身家。
美财长贝森特原本指望在华盛顿,和前来出席G20财长会议的中国财长蓝佛安碰一面,结果中方连见8国财长,唯独把美国晾在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