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展望‘十五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推动数据要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刘烈宏说。
刘烈宏介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基础设施超前部署和迭代升级,带动网络购物、在线G+工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刘烈宏说,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有效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刘烈宏表示,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以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
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显著加深。”刘烈宏说,数字产业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产业数字化方面,智能化转变、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建成了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为消费新潮流。
“我国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刘烈宏说,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总体来看,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我们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刘烈宏介绍,我国以场景牵引带动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一批围绕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数据企业正在孕育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日趋活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数据供给更加充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3328个,同比增长70%。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供给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上架的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提高了各行业用数水平,解决了很多痛点问题。
“我们将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锐意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数据市场。”沈竹林说。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表示,面向“十五五”,国家数据局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智技术加速应用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发生深刻改变,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服务正惠及更多百姓。
“智慧医疗服务扩面提速,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陈荣辉说,数字社保扩围增效,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口,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逐步实现“一卡通”区域服务互联互通。
陈荣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教育实现扩容升级,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养老服务取得积极成效,互联网应用改造、“一键呼入人工客服”等数字适老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线,促进了养老服务资源供需高效对接。
此外,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社区服务更加智能,“一键式”老人求助等服务“指尖可达”;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升……
陈荣辉表示,国家数据局将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公共服务、数字生活、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形成更多数字社会建设成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