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一大批“凉山创”“凉山造”正在走向世界

 行业动态     |      2024-12-29 01:27:03    |      小编

  10月22日下午,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凉山专场上,凉山州政府副州长成武毅介绍说,近年来,凉山州坚定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科技项目引育、核心技术攻关,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不断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2023年,科技创新对凉山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27%。

科技创新一大批“凉山创”“凉山造”正在走向世界(图1)

  米乐官方网页版入口

  成武毅说,凉山具有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和深厚基因,从上世纪“三线厂攻克钒钛磁铁矿冶选难题、建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到如今建成世界第一水电站高坝、世界最深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世界唯一的昆虫类药材GAP养殖基地等,一大批‘凉山创’‘凉山造’走向世界。”

科技创新一大批“凉山创”“凉山造”正在走向世界(图2)

  聚焦平台建设为企业赋能。凉山建成全省民族地区唯一一家省级高新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0余个,全州各类科技型企业达3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9户。202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64.7亿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等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工作。

  聚焦技术攻关为产业赋能。凉山深入实施国家973重大科技专项、攀西重大科技攻关等科技计划,西昌钢钒公司“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钒钛磁铁尾矿再利用”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稀(凉山)稀土公司稀土萃取工艺流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钒钛资源回采率提高到96%,稀土回收率提高到99%以上。选育推广燕麦、荞麦、玉米、马铃薯、洋葱、油橄榄等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80余项。

  聚焦人才培养为发展增智。全州专业技术人才突破10万人,入选国家、省、州高层次人才计划89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72人,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493人,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人才加速集聚。全州企事业单位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30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协议70余项。累计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柔性引进科技人才1700余人,为凉山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德昌新材料化工园区于日前已获省政府批准并正式公布,凉山州化工园区实现“零的突破”。不仅如此,近年来,凉山还坚定贯彻省委“做好资源能源这篇大文章”部署要求,立足凉山实际,加快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部署要求,全面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凉山把全面摸清资源家底作为抓产业、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实施新一轮找资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从今年开始到2026年,州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依托相关专业技术力量,集中开展地下“找矿产”、地上“找风光”等资源普查调查。目前,全州已实施国家级、省州级找矿项目39个,预期新增稀土资源量496万吨。“资源能源的普查新增和高效转化利用,能更有效保障国家能源、矿产供应链产业链安全,进一步增强了凉山建设工业强州的信心和底气。”成武毅说。

  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凉山全力构建以清洁能源、钒钛稀土2个千亿级产业,先进材料、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5个百亿级产业为主体的“2+5”现代工业体系,谋划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同时,省上已将凉山列为全省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高端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等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或协同发展地,为凉山融入全省产业协同发展大局提供了重大机遇。

  米乐官方网页版入口

  此外,凉山始终把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全州已建成1个省级高新区、3个省级开发区。“目前,我们正加快推进凉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并积极创建新的开发区,全州产业园区积聚效应加速显现、承载能级进一步提升,努力为凉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园区力量。”成武毅说。